陳榮基 圖/陳榮基提供 分享 facebook 「我的人生總是在成就他人。」安寧舵手陳榮基這樣說。行醫生涯超過半世紀,
燻茶雞宅配
,他不改謙虛:「今日榮耀都是他人給的,
粉絲團經營
,我不過推了需要的人一把。」推動「安寧」,
租車網
,是大家一起的念頭,
調理食品
,陳榮基說自己不是創新咖,
簡單料理
,只是把想做的事做到最好。最早是他到日本學習安寧,
微波料理
,返台結合宗教,現在日本人反過來向他學。成立「助念室」 讓病人好走民國86年陳榮基以蓮花基金會的名義,贈送台北榮總大德病房輔助洗澡機。 圖/陳榮基提供 分享 facebook 陳榮基和安寧密不可分,各界稱他為「安寧舵手」,他與「安寧緩和之母」趙可式因推動安寧緩和醫療條例齊名。陳榮基說,推動安寧醫療不在人生規畫中,接觸宗教也是意外,這兩件事是意外中的意外。話說從頭,他還是台大醫學系大三學生時,台糖退休工程師周宣德到學校弘法,結下佛學的因緣。民國76年,陳榮基任台大醫院神經科主任,被學佛醫護人員推舉創立院內第一個宗教社團「慈光社」,他年紀最長又是教授,於是當上首位社長。慈光社成立後,決定做兩件事。一是幫助貧困的出家人,給予醫療協助,另一是希望病人能安詳地走。他回憶,過去處理大體,都是確認沒有呼吸、心跳後,馬上包一包,送到太平間,家屬毫無緩衝時間。為了給家屬一些時間和空間,決定在台大醫院內設置專屬於佛教患者的「助念室」。安寧觀念萌芽 成立基金會運作台大有了助念室後,好多醫院跟著設置,有些病人還提醒他:「陳醫師,某某醫院沒有助念室,可以幫忙設置?」陳榮基聽了哭笑不得,也因此體認自己能做更多,進而在1994年成立蓮花佛教臨終關懷基金會,2007年底更名為蓮花基金會。讓病人安詳地走,就是「安寧醫療」,這個觀念1967年在英國萌芽, 1990年代由馬偕醫院傳進台灣,基金會成立時,安寧觀念已在台灣萌芽,但提供安寧的醫院並不多。醫院良性競爭 有益安寧觀念有人問他為什麼投入安寧照護,陳榮基總說:「是基督教把我這個佛教徒拉進去。」1994年,馬偕醫院董事會赴日參訪安寧病房,邀請信奉佛教的陳榮基,還有天主教醫護人員前往。隔年,陳榮基將日本參訪經驗傳到台大,1995年台大開設安寧病房。開幕當天他邀請馬偕董事長,對方竟說:「馬偕之前都走在前面,現在反而落後。」當場下戰帖:「一定要超越台大。」馬偕立刻整修安寧病房,並在淡水馬偕成立安寧照護教育中心。醫院間良性競爭,也幫助台灣安寧觀念拓展。民國99年,陳榮基訓練多名臨床佛教宗教師。 圖/陳榮基提供 分享 facebook 訓練宗教師 協助末期病人善終走進安寧病房,患者最常問的是「死之後去哪裡?」、「死很痛苦嗎?」陳榮基常以佛理讓患者安心。但他想,基督教、天主教的神職人員、牧靈人員,對生死都有介入,佛教法師在醫療上缺乏訓練,因此運用蓮花基金會,與台大醫院合作,訓練近70位法師為宗教師。末期病人面對死亡,應由專業照顧者協助提升正念,學習超越生死的態度,緩解身心痛苦及死亡恐懼,進而善終。在傳統文化、習俗中,佛教宗教師最適任。陳榮基說,人面臨死亡時,通常很恐懼,人在脆弱時,心中更加混亂,所有宗教師都必須經過嚴格訓練。預立安寧緩和醫療 讓病患自主陳榮基曾遇過一名男子,重傷被送到急診室,但病情急轉直下,醫師評估無法透過插管、急救挽回生命。但他沒有家人可簽下放棄急救書,醫師礙於法令,一定要急救、無法讓他安詳地走。時任立委的江綺雯也發現此問題,與趙可式、單國璽和陳榮基,一起推動「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期待人們健康時,可以先決定並記錄自己在生命末期的選擇。陳榮基說,法案成功,得感謝當時的衛生署長李明亮。因為一開始向健保局提議,把醫療意願登載在健保卡上本未獲同意,最後求助李明亮,才讓健保卡登錄醫療意願。陳榮基推動安寧一輩子,近年參與推動病人自主權法,擴大事先簽署的對象,有助減輕病人面對疾病的痛苦。第26屆醫療奉獻獎/一生奉獻 醫路有你陳榮基年齡:78歲出生地:新竹學歷: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現職:恩主公醫院院長級主治醫師財團法人蓮花基金會董事長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顧問經歷: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恩主公醫院創院院長中華慧炬佛學會理事長台灣失智症協會創會理事長主要事蹟:推動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創辦台灣失智症協會爭取老人福利協助越南越德醫院培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