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逆轉「人口斷崖」 要有突破性對策

國家發展委員會上周四公布最新人口推估報告,

印刷 台北

,直指國內高齡化與少子化有更加嚴重的趨勢,

高雄新舊屋清潔

,並出現重大警訊,

彰化紋繡教學

,第一,

台中新秘課程

,因近年總生育率低於假設水準,

名片 台北

,使台灣人口將從原預估2025年提早到2022年即出現負成長;第二,

KL-D1000

,因為工作年齡人口(15至64歲青壯年)持續下滑,

高雄家居清潔

,2027年人口紅利將消失;第三,

台南清潔公司

,2026年65歲以上老人人口比率將超過20%,即進入「超高齡社會」。雖然後兩項指標時程尚未改變,但人口問題警訊升高,反映政府舒緩人口老化政策並未奏效,而且更缺乏長程的人口戰略。有專家學者將台灣人口危機稱為「人口斷崖」,主因是台灣人口結構惡化速度極為驚人,先進國家幾十年漸進發生的現象,台灣只花了十多年時間就達到極嚴重的程度,而且還在快速惡化中。 台灣在1993年進入「高齡化社會」(老年人口比率7%),在2018年升格為「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率14%),到2026年將成為「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比率20%),估計到2060年前後,台灣將是全球最高齡國家之一;國內工作年齡人口從2016年開始一路下滑,預估2022年人口轉為負成長,2027年人口紅利(工作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三分之二)將消失,到2054年總人口數將低於2,000萬人。這些怵目驚心的人口數據,其癥結原因就在台灣生育率愈來愈低,出生人口愈來愈少。國內生育率在全球敬陪末座,2016、2017年總生育率分別降至1.17及1.13人,僅高於澳門及新加坡;今年預估將再降至1.09人。出生人口去年約僅19.5萬人,跌破20萬人;今年估計再跌至18萬。由於國發會人口推估報告是以生育率達1.2人之假設情境(中推估)作基準,如果國內生育率狀況不改善,上述已令人憂心不已的人口數據,還要再下修;各種人口高齡化指標出現時點,也會再提前。從馬政府時代,就已體認到台灣人口問題的嚴重性,因此採取很多鼓勵生育措施,也產生若干短暫效果;蔡政府上任更在鼓勵生育及托育等方面不斷加碼,但兩年多來生育率不升反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表示,賴清德院長今年在「地方創生會報」中揭示人口願景目標,希望在相關政策支撐下,2022年總生育率能提升至1.25人,2030年達到1.4人,理想人口數目標則是「不低於2,000萬人」。從這幾年每下愈況的生育率來看,要達成賴院長的目標,恐怕需跳脫既有政策框架,作出更全面的努力,才有可能性。在提升生育率成果有限且緩不濟急情況下,政府政策思維也在調整,除鼓勵生育外,仿效日本等先進國家,從移民政策著手,國發會已完成並正預告「新經濟移民法」,目標是在吸引國內最缺的中階技術勞工,然而,我們曾經在社論中指出,「新經濟移民法」主要目標很明顯是目前在台受聘、累積六年以上工作年資、從事產業或社福之10萬多名外勞,這似乎是為資方及產業界可以長期僱用外勞解套的權宜之策,並非真正從改善人口結構的角度來著眼。台灣的人口戰略在那裡?是蔡政府應該深刻思考、並給予國人明確交待的數十年大計,現在相關部門的思考及各種做法,頂多只是稍微緩和正快速惡化的台灣人口危機,如果不拿出根本性、更有效的對策,一旦「人口斷崖」不可逆轉,勢必釀成經濟和社會的巨大危機,屆時就是大羅神仙都難解台灣之危。另一個相關問題是人口及人才外流危機,台灣每年估計有二、三萬白領人才到中國大陸及外國工作或長住,這些長年在海外的中堅人口,累積逾百萬人以上,其對國內經濟和社會的負面衝擊,嚴重性較高齡化及少子化有過之而無不及,如何同步面對解決此一問題,也是蔡政府無可迴避的艱鉅挑戰。,

本篇發表於 未分類 並標籤為 , , , , , , , 。將永久鍊結加入書籤。

回應已關閉。



專業網頁設計
台中關鍵字優化
SEO達人
台中網頁設計
關鍵字優化
購物網站租用
網路行銷達人
主機代管
網路代銷公司
客戶管理系統建置
粉絲團經營
網站排名如何操作
台中網路公司
關鍵字如何操作
專業社群行銷 台北
專業社群行銷
FB粉絲團經營
台中行銷達人
便宜網站
專業社群行銷 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