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黃啟原表示,
皮膚潰瘍
,聽損各年齡都可能發生,
近視矯正
,若是老化感音性聽損,
溪頭推薦住宿
,男性平均40歲會慢慢出現,
威士忌價格
,女性稍晚,
交友聯誼
,但工作環境吵雜或生活習慣不佳,
生物纖維面膜
,都可能提早惡化。 記者鄧桂芬/攝影 分享 facebook 如何降低聽損風險 圖/聯合報提供 分享 facebook 聽覺神經隨年紀增長衰退,
糖尿病
,但不少長輩配完助聽器後,
金門酒價格
,便把助聽器置之高閣,
黯淡無光彩
,原因是「不會用」。台北榮總研發「聽能平台」App,讓長輩在家用手機就能進行聽力及適應訓練,以免雞同鴨講壞了聊天好心情。App將於二周後在iOS系統上架,供民眾免費下載。北榮耳鼻喉頭頸醫學部耳科主治醫師黃啟原表示,成人正常聽力為10到25分貝,輕度聽力損失為26到40分貝,中度為41到54分貝,中重度則是55到70分貝。通常聽損達40分貝就影響日常生活,需治療及配戴輔具。 黃啟原強調,聽損可能發生在各年齡層,例如基因型聽損,可能在幼兒或青少年時期出現;老化感音性聽損,男性平均40歲會慢慢出現,女性稍晚,但工作環境吵雜或生活習慣不佳,例如經常戴耳機聽音樂,聽力可能提早惡化。不少聽損長輩因家中安靜,未到公眾場合,較難發覺聽力出問題。黃啟原說,統計顯示,成人自覺聽損到尋求聽能協助,長達十年,他常見長輩聽損達50分貝才來,甚至有的是被家人拖來就醫。值得注意的是,聽損患者比較能聽到高頻聲,當聽不清楚聊天對象聲音,請對方大聲重複一次,就可能覺得對方在罵他。而聽覺中樞神經和情緒中樞神經連結,黃啟原說,若放任聽力退化,不只影響溝通,使社交退縮,心情也會不好,心智能力還可能提早衰退。北榮耳鼻喉頭頸醫學部耳科主任杜宗陽說,據先進國家指標,約三成老人聽力受損。除了使用藥物與手術,也需用助聽器增加聽覺接受力。但很多老人覺得配戴後環境雜音大卻聽不清楚,或覺得戴著不好看,逾四分之一會退貨。黃啟原強調,若把助聽器視為傳遞聲音的車子,當駕駛技術不好,使用率當然不高,一定要安排聽能復健計畫,才能發揮最大效益。因應長輩聽力照護需求,黃啟原研發「聽能平台」App軟體,讓長輩利用手機,測驗辨識軟體中的語音,因特別加了背景噪音,讓長輩能在愈來愈難的「考題」中,過關斬將,確認配戴助聽器後,聽力是否訓練得更進步。黃啟原說,雖然聽損不可逆,但靠著復健,讓聽覺中樞神經重塑,藉適當語音刺激與回饋練習,達到強化溝通效果,延緩聽損退化。83歲鍾奶奶是App的試用者之一,中度聽損,且開始口齒不清。她說,過去接電話常聽不清楚,總發生誤會,卻不好意思再請對方複述,就怕對方沒耐性會生氣。但在聽能復健下,溝通能力愈來愈順暢,「很感謝醫師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