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具準備了嗎?擋水閘門裝了沒?今天將進入梅雨季第2波強降雨,
網路行銷達人
,預估時間超過1週。氣象局發佈的雷達回波圖,
客製化網頁
,累積雨量預測圖,
SEO
,台灣上空一片暗紅色,
主機代管
,甚至亮紫紅,
客戶管理系統建置
,意謂這1波梅雨攻勢將不遜於月初那波。希望不要再成災,
行銷達人
,但恐怕難以避免。月初暴雨,水淹進屋內。本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行政院應是月初嚇到了,已完成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開設。上波梅雨鋒面南北游移,到處成災,民怨把高舉「不淹水、不缺水」大旗的前瞻水環境建設計畫淹得搖搖欲墜,如果這次再到處成災,前瞻水環境即有滅頂之虞,不能不繃緊神經預作準備。去年6月18日才入梅,但幾天暴雨狂下,摧毀了長期以來梅與降雨200毫米上下的紀錄,大陸華南到處水鄉澤國,因而創了「暴力梅」的形容詞。月初襲台的梅雨鋒面,受極端氣候影響更巨,暴力程度更升級。北海岸三芝半天降雨達640毫米,南台灣高雄桃源鄉3天降雨破1500毫米,都是短時間、連續重拳攻擊,淹水毫不意外。台灣的都市防洪設計規格是5年1次暴雨頻率,大約是78毫米時雨量的排洪能力,遠不及月初梅雨鋒面暴雨猛灌排洪需求,淹水不意外;水環境前瞻開出「不淹水」支票被嗆聲可以理解;但另張支票「不缺水」,似乎兌現難度也很高。因為今春一波苦旱,月初梅雨灌飽了見底的水庫,確實讓民眾直覺以為旱象已解、不缺水了,事實是台灣全年農、工、民生用水總量約180億噸左右,而前40大主要水庫裝滿了水才僅23億噸,換言之,每座水庫每年都得源源不絕的注滿5次庫容,其他水源也都到位,才能用水無虞;1次灌滿水庫,其實距「不缺水」遠得很。月初大淹水後,掀起了「不淹水?不怕水淹」的觀念反省,海綿城市、韌性城市的討論,也讓民眾有異於以往束洪、圍堵、建堤治水之外的新思考,對迷信工程的前瞻水環境計畫形成壓力;隨著極端氣候日益加劇,即使月底出梅,災害的規模仍將不斷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