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課綱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架構下討論,
咖啡批發
,被質疑「去中國化」。教育部課審大會昨(13日)審議歷史課綱時,
花蓮民宿推薦
,研修小組表示沒有「去中國化」,
輸出 台北
,而是要討論中國和其他區域的互動,
花蓮市區住宿
,最後決議依照領綱,
海報 台北
,高中歷史分成台灣、東亞及世界等3個分域的架構。對此,
ITIS椰子水
,中研院院士黃一農表示,
桃園系統家具
,歷史課綱審議這件事,基本上是一個「政治化」的事件,不見得純粹是從教育的角度去談。他認為,沒有一個教育的變革需要這麼快,質疑教育現場的老師真的準備好了嗎?至於這樣的課綱轉變,是否可能造成學生史觀的改變?黃一農指出,「絕對是會有變化的」,而這個變化,究竟是為了達到更好的教育目的,還是為了政治目的,大家會有各自的解讀,但他希望不管怎麼樣的改變,政府單位應該給大家多一點的時間,把教育做得更好,不管是教材準備、教師培訓等等,都是需要時間適應的。 黃一農表示,每一種改變,都可能有正面或負面,只是「多少」的問題,但他希望相關單位能夠靜下來好好想一下,不應該倉促決定,老師、家長、學生和整個台灣社會都需要適應,證明這個改變是可以做得到的,而不是「為了改變而改變」,不然可憐的是這一代的孩子。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朱浤源認為,把中國史放在東亞史的脈絡下討論,這樣的高中歷史課綱,顯然就是把中國「模糊化」,很明顯有「去中國化」的問題,在兩岸角力的節骨眼上,不免令人懷疑有「政治化」的操作,且很難算得準未來學生的學習效果會如何。朱浤源表示,未來中國分域將在東亞架構下呈現,但東亞面積更大,語言更多,牽涉更廣,他舉例,遊牧民族在過去四千年移動得相當快,各民族分別進入中國,若要處理東亞史,這些內容都要很熟,因此,未來會培養出學生什麼樣的史觀,就要看編寫教科書的作者程度,他認為,恐怕要借重東洋史專業的學者。教育部課審大會昨(13日)審議歷史課綱時,研修小組表示沒有「去中國化」,而是要討論中國和其他區域的互動,最後決議依照領綱,高中歷史分成台灣、東亞及世界等3個分域的架構。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