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長照權益促進會率泰雅族耆老到衛福部抗議,
FB粉絲團經營
,要求政府做原民長照資源及需求調查,
網站租用
,在尊重部落文化前提下推動醫養結合服務,
台中行銷達人
,才可能打造友善的原民長照環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分享 facebook 長照2.0推動滿兩年,
台中網頁設計
,原住民選在世界人權日,
主機代管
,到衛福部抗議,要求政府做原民長照資源及需求調查,正反映衛福部長照政策欠缺需求者導向思維。事實上,長照政策不接地氣,不僅是原鄉、離島,全台都一樣,地方政府承辦人及民間承辦團體早叫苦連天,長照要能落實扎根,此時政府更應該以需求者為導向來思考與檢討政策。 政策規劃應重視可行性分析、溝通及評估,但一開始政府就以滾動式概念規劃與執行政策,事先無完整規劃、也未做可行性分析、欠缺充分溝通、忽視專業人力不足等;執行時又倉促上路,一項措施從公告到執行不足一周,「包裹式給付制度」即是例子,將長照承辦人員都視為鋼鐵人,程式一改立即可上路。原鄉及離島長期以來欠缺資源,政府曾有心改善,但欠缺跨部會橫向溝通協調、資源整合運用,使得政策執行不力。教育部有「改善偏鄉離島地區師資人才不足政策」,衛福部有「偏鄉離島醫療照護八大策略」,還提出「完善原鄉及離島醫療照護體系」政策,追求醫療衛生資源可近性及平等。有人戲稱這是關起門的作文比賽,醫療在地化、救護即時化,碰到緊急醫療仍需以專機後送本島,原因是專業人力及設備不足,照護是社區化,但仍找不到專業人力,好不容易找到人,衛福部又規定一項計畫一位專業人力,偏鄉離島就是缺人,沒有那麼多工作量,運作上以一人當多人發揮,衛福部卻不准,要他們到那找到專業人員?偏鄉大多由宗教團體協助長照服務,是延續過去的宗教社福工作,只能鼓勵原住民子弟返鄉服務;金門是今年才有第一個民間居家服務團體,馬祖仍是由地方政府承辦,服務量能有限,原因還是找不到人,一旦離島長者有長照需求,立即被台灣的子女接到台灣照護,衛福部的照護在地化與社區化猶如是空話。人才與人力不足一直是原鄉與離島共同問題,少子化與高齡化也發生在原鄉離島,因應屬性的特殊,原鄉離島如能將教育與長照等資源整合來規劃,無論是現有空間的運用或是人才規劃,才是真正社區整合服務計畫,避免各吹各的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