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所地下主任 見證烈嶼醫療發展走進烈嶼鄉公所,
面膜
,人稱「阿明哥」的林德明雖然已退休,
面試成功範例
,但把衛生所當家的他,
高雄有線電視
,還是一如既往的到衛生所幫忙,
黑糖棒棒糖
,跟退休前沒兩樣。65歲的林德明說,
高雄上網
,他自烈嶼國中畢業後,
小綠纖纖飲評價
,就到鄉公所等地幫忙,
網站關鍵字
,因為做事積極勤勉,
電動自行車補助
,經人介紹,在金門衛生所工作幾年,後來小金門缺人,長官叫他回鄉服務,一待就近45年,見證烈嶼的醫療發展。 林德明被稱做烈嶼衛生所的「地下主任」,只要民眾有需求,全力協助。無論是日間上班、夜間值班,或是犧牲假日辦衛教活動,老婆跟他開玩笑的說,「你是衛生所的,不是我的。」戰地就醫不易 靠他聯繫醫師支援林德明回憶,民國68年返回小金門初期,他常背著注射包下鄉宣導,請鄉公所協助通知居民打傷寒、破傷風、鼠疫疫苗。因應烈嶼臥床和行動不便病患的需求,他很早就將居家照護融入日常作業,在軍醫下崗後將病患轉送,或請軍醫到病患家中,並跟進後續檢查和轉診。年輕時的林德明(中)服務熱忱,是醫院裡面人緣最好的。 圖╱蔡家蓁翻攝 分享 facebook 早期戰地政務時期實施宵禁,夜間就醫需取得通行證,才能通過崗哨聯繫到軍醫。而派駐軍醫不論是三軍體系義務來支援醫師,或是後期由台灣派至金門醫院烈嶼分院駐點的醫師,都是來來去去。由於衛生所與軍醫院一度合併,林德明較清楚派駐醫師的科別與專長,因此居民習慣先聯絡他,由他協助取得通行證和安排就醫,是最有效率的「行動掛號」服務。促成藥品擴充 免除舟車勞頓取藥而當時衛生所藥品靠林德明每周搭船至金門衛生院領取,船班至17點前每小時一班,視天候調整。那時候港口和船隻狀況不比現在,近岸會擱淺,搭船必須由小型棧板船接駁至大船,是小金門人記憶中的「一二三,跳!」。林德明(前右一)與來支援的醫官在烈嶼衛生所前合影。 圖╱蔡家蓁翻攝 分享 facebook 衛生所原本僅備20餘種藥品,民眾若有其他需求,自九宮醫院取得處方箋後,需於崗哨打計程車到市區西藥房買藥,再花20元搭車回來給軍醫確認。為協助民眾節省時間和金錢,林德明主動和軍醫討論用藥需求,彙總向金門衛生院(現衛福部金門醫院)申請,擴充烈嶼衛生所藥物至80餘種。以前衛生所要幫忙接生,民國77年,衛生所只有助產士、護士與他,他在值夜班時遇上急產,只能硬著頭皮戴上手套,幫忙接住小孩倒頭栽打屁股,直到哭泣才能將嬰兒安置一旁,等待護士剪臍帶和後續消毒工作。還有一次,遇上威遠演習,忽然有一產婦流產血崩,情況危急,出動全連的官兵來輸血,幸好順利後送到大金門醫院。鄉親生死大事 都要阿明哥陪伴「我是校長兼撞鐘!」林德明從來不計較頭銜與升遷,在衛生所身兼多職,只為鄉親服務。曾經有鄉親因為長輩忽然身故,不知如何處理,「阿明哥」馬上協調衛生所主任到往生者家中開證明;有婦女去生產,專程請他陪同,說這樣比較放心。阿明哥笑稱這是「生也要我,死也要我」,代表大家對他的信任。林德明40多年來,幫助無數烈嶼鄉親,在衛生所或家門口,常發現鄉親採摘自種的農作物,有些還帶著露水,居民用最直接的方式,表達心裡感激,也展現離島偏鄉濃烈的人情味。烈嶼衛生所成立以來,歷經數次搬遷,林德明最少協助了5次的搬遷。記得有一年,衛生所移轉需要敲掉兩面圍牆,但工程太小,沒人願意來,最後是他當「土水師」,花數天把牆打掉,鋪上水泥。經過林德明的積極協調,102年覓得現址動工,104年6月啟用,讓烈嶼衛生所終於有自己的家。不在意何職稱 長期深耕醫病信任「阿明!你擱來!」烈嶼衛生所主任曾奕融說,她每次下鄉服務,一定要阿明哥陪同,因他和鄉親互動像家人一般,對他帶來的醫師,完全信賴。曾奕融笑著說,「不管醫師是圓的扁的,反正他帶來的就沒問題。」現任金門衛生局長王漢志也指出,金門在地僅200位護理人員,且醫護人員年離職率高達12%。當地的醫療資源欠缺並非缺錢,而是缺人。此次推薦林德明,是希望表揚持續的在地工作者。他也肯定,林德明長期深耕烈嶼,服務公衛領域,在醫護人員流動的狀態下扮演與居民的溝通橋梁,展現「疾病防治的主動性」。對「工友」職稱,林德明不以為意,認為只要「願意去做就好,歡喜做甘願受」,他說,得到這個獎「給真正做事的人,至於職稱完全不重要。」第28屆醫療奉獻獎 特別報導個人獎之4林德明拿著以前年輕時期的照片,細數一路走來的足跡,相當感恩。 圖╱蔡家蓁攝影 分享 facebook 林德明年齡:65歲出生地:小金門烈嶼現職:烈嶼衛生所工友(今年7月退休)主要事蹟:● 他回鄉服務在烈嶼衛生所至今近45年,見證烈嶼醫療發展。● 只要民眾有需求,不分日夜全力協助,號稱「地下主任」。● 一人身兼多職,鄉親看病習慣找他陪同,真正做到「視病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