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陳炯年。 記者曾吉松/攝影 分享 facebook 4年多前的一個晚上,
LED模組
,當時我52歲,
新北定期清潔
,因為急性心肌梗塞病發送醫,
鹼性水
,急救十多次,
求考運
,在加護病房昏迷一個月醒來。心臟外科醫師告訴我:「要換心,
團體旅遊規劃
,才能活下去」。我非常震驚,
台中光明燈
,不敢相信自己是醫師,
酵素功效
,竟會把身體搞成這樣。順利換心後,
關鍵字優化價格
,下定決心帶著這顆心臟繼續幫助病人,貢獻社會。緊急送醫 睜眼已過1個月病發前幾天,在峇里島開會,當時就感覺有些不對勁,走路容易喘,回國後聯繫醫院心臟內科安排運動心電圖檢查,偏偏就在檢查的前一晚,身體感覺非常不舒服,和妻子一同搭計程車趕到台大醫院急診室,之後的事情完全不記得,只知道清醒後已經過了一個月,身上裝著心室輔助器維持生命。當時心臟內外科醫師研判,我的三條主要冠狀動脈都堵住了,導致急性心肌梗塞發作,做了心導管後持續急救。在加護病房昏迷的一個月裡,急救十多次,也做了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加主動脈氣球幫浦後,發現不管用,甚至連葉克膜也用上了,還是不行。幾乎動用所有能「救心」的手術和儀器,直到最後一道救命防線──心室輔助器,一開始裝上時,又出現溶血反應,換了3、4台才慢慢適應。換心救命 深夜裡默默掉淚當我的主治醫師,台大醫院心臟外科教授王水深醫師說,「真的沒有辦法,只能換心,才有存活機會。」當下真的很難接受,自己也不是個超級樂觀的人,心想換心要克服的難關很多,也清楚醫療本來就沒有絕對,曾想過可能撐不過去,向妻子叮囑後事安排。然後,默默地的,在沒人看到的夜裡,掉過了兩次淚。等待換心的三個月,雖然有機會手術,卻因為心臟配對不合、身體狀況無法負荷等,錯過了幾次機會。等到身體逐漸好轉,能戴著心室輔助器下床活動,醫護同仁們都十分驚訝。但直到最後一次,確定能夠換心時,「心情其實非常緊張害怕」,決定放手一搏,所幸術後恢復相當順利。重新出發 返回職場披白袍術後到復健科做心肺復健一年,透過跑步機、騎飛輪運動,學習適應這顆心臟。也曾思考過是否要繼續工作,這段時間,妻子給了我很大的鼓勵。她問我:「退休後整天在家,你想做什麼?」我才驚覺,遊山玩水久了會膩,待在家裡未必能活得比較久,妻子告訴我:「上天一定有祂的安排,必須回工作崗位,發揮這顆心臟的最高價值,用來幫助病人,貢獻社會」。2013年8月,我重回到台大醫院,從行政職開始,開會、簽公文,還有時間可以休息,等到身體狀況更好,便開始恢復手術和看診。病後體悟到,「過去的生活太不珍惜自己的身體」,現在,盡量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平衡,過更健康的生活,希望能跟這顆心臟好好相處,一起完成人生旅程。生病前,自認身材還算標準,父母有三高,自己一直以來也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卻想健檢報告的紅字僅超出標準一點點,身體毫無明顯症狀,不希望年輕就吃藥,沒有特別就醫,但這是不正確的觀念。我每天開刀、看診、做臨床研究和教學,一整天待在醫院的時間,多達14小時以上。加上飲食習慣不佳,非常喜愛「甜食」,幾乎不運動,又愛吃含糖食物、飲料。每日運動 工作與生活平衡現在不然,飲食清淡、多蔬食、多喝白開水,午餐雖然吃醫院便當,但早餐由妻子準備,不只有水煮蛋,黑木耳、菇類及當令水果蔬菜,主食搭配一小塊麵包,再喝杯黑咖啡;晚餐也在醫院餐廳解決,睡前不再進食。「每天要運動!」為了控制三高,雖固定服藥,但運動不能少。現在力行「每日一萬步」,除了自我督促,在醫院每隔一段時間起身活動或到病房走動看病人,這也能累積3、4千步,回家後就算有點累,晚餐後也一定要出門散步或快走,一天至少走一萬步以上,相當於7.5公里。以前在醫院,一整天待下來,回到家都晚上9、10點,現在為了讓生活更規律,開刀、看診和研究也適度縮減,也提早下班,晚上7、8點前就能回到家,一天在醫院約待上10小時。也遇到不少病人跟我說:「醫師,你也要好好照顧自己。」換心手術後,持續服用抗排斥藥,自己也還在學著跟這顆心臟相處,「現在的生活,必須善待自己也善待他(心臟),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控制好三高,也是在幫助他(心臟),希望可以跟他(心臟)一起完成人生,讓人生更加精采」。建議民眾,40歲後定期做三高檢查,有問題須找專科醫師,也感謝不認識,但贈與心臟給我的天使,及所有為我祈福的人和醫護團隊。陳炯年檔案現職:●台大醫學院外科教授●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年齡:56歲出生地:台南市佳里區學經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外科研究員專長●一般外科●消化系外科●超音波醫學●腫瘤血管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