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中貿易戰愈演愈烈,
SEO優化
,全球經濟受到的影響也日益浮現,
台中操作排名
,各國經濟的表現與一般預測並不盡相符。美中兩國的出口目前看來都沒有受到明顯衝擊,
網路代銷
,台灣的經濟成長率與年初主計總處及各智庫預估的數字相差不大,
關鍵字優化
,這是因為情勢發展所帶來的正向衝擊大致正好抵銷了貿易戰的負面影響。儘管台灣對中國大陸的出口明顯衰退,
網站優化
,但對美出口大幅增加了20%,這非僅是單純的轉單效應,更代表了對美的直接出口正在逐步取代由來已久的三角貿易,新的出口結構逐漸成形。此外,台商返台及外商實質投資為數可觀,固定資本形成的速度也很快,也有效拉動了經濟成長。這些都是台灣未落入類似韓星港各地窘境的原因。 台灣目前的經濟表現固然尚可,但還難稱樂觀。美國下一波對中國3,000億美元出口加徵關稅的可能性不低,對台灣出口的衝擊也會更加明顯,短期危機還不算解除。但令人欣慰的是,先前觀望的大陸台商在確定川普對中國的強勢態度之後,很快即發揮高靈活度的特質,展開生產基地的重新布局,也減緩了可能受到的衝擊。這其中,台商大舉回台的態勢明顯,也成為政府努力宣揚的業績。雖說這是貿易戰衝擊的影響,但也值得正面看待這樣的發展趨勢。過去幾年來,以供應中上游零組件為主的眾多台商逐漸面臨紅色供應鏈的威脅。如今美國正欲透過貿易戰裂解紅色供應鏈,從正面的角度來看,這正是台灣擺脫對中國大陸依賴的契機,未來無論稱為「非紅供應鏈」或「美國供應鏈」,都可以是台灣產業鏈重構的機會。從消極面來看,台商回台投資可保有並延續過去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優勢。然而台灣資源有限,我們必須重申回台投資不能僅看重金額多寡,更應有機制謹慎選擇具有高附加價值的高階製造業,才能真正帶來具有薪資提升效果的優質就業。從積極面來看,未來台灣在全球供應鏈重構的過程中,應該積極擺脫過去太過被動的角色。台灣廠商的製造與供應能力在全球首屈一指,應該發揮優勢,扮演更主導性的角色。例如,除了高階製造、研發應在台布局之外,也可建立供應鏈營運總部,透過新南向政策,將中低階的製造活動布局在東協及南亞各國,如臂使指地擴大台灣供應鏈優勢。儘管目前也有不少台商往這些地區建立新生產基地,但還是屬於散兵游勇、逐水草而居式的移動,沒有整體策略與脈絡。因此,政府最新的新南向政策便應積極與適當的國家洽談,建立屬於台商群聚式的生產基地,才能有規模經濟與互利共榮的好效果。觀諸歷史,台灣過去經濟具有結構性的進步,往往來自外來的驅動力,此時台灣又正面對一波新的外來衝擊,如何藉此化危機為契機,端看我們的視界與謀略。如果政府只是欲藉解決五缺問題或所謂「沒有上限的補貼」來吸引更多數額的回台投資,不但可能難以達到產業升級、創造高附加價值與薪資的目標,恐怕還會帶來相反的效果,實在難稱為良好機制,不可不慎。再者,也須注意回台廠商過度集中單一產業的現象。目前回台台商還是多屬於資通訊產業,這固然有助於維護並拓展我們在此一產業的優勢,然而產業的過度集中正是我們在貿易戰中受創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府雖也鼓勵與5+2產業創新計畫相關的廠商回台,但看來成效有限。正如前述,台灣的各項資源實屬有限,必須確實盤點能否支應這麼多產業的同步發展。若說5+2產業創新計畫真是台灣產業結構脫胎換骨的機會,那麼在資源的配置上就應格外審慎,對台商回台擇優汰劣的過程固然痛苦,但也是善用有限資源真正提升經濟體質無可避免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