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二兩岸人文對話,
客製化網頁
,中華文化與世界和平」昨天在北京舉行。兩岸學者共話中華傳統文化價值,
調理食品
,並探討中國未來的出路。
大陸國力愈來愈強後,
關鍵字達人
,未來要走什麼道路、怎麼走,
速食料理
,學界一直有不同討論。
台大政治系教授包宗和說,
好吃點心
,在國際關係上,實力是以力服人,例如釣魚台事件;懷柔則是以德服人,像過去中國的朝貢體系。現在,各國看大陸是看文化的內涵,有無修養,實力固然重要,但軟實力更重要,文化底蘊更重要。未來大陸要更上台階,必須靠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服人。
包宗和表示,兩岸關係中有國際因素,但兩岸的未來不在國際關係,而在兩岸未來怎麼走,且更多在大陸內部的治理,大陸的對台態度,才是關鍵性。大陸不能演變成自大自滿,應採中庸之道,若用悲情民族主義處理兩岸關係,極易變成極端。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說,中國人的國際觀是過去的集體記憶,一是古代輝煌的記憶;二是近代屈辱的歷史記憶;三是革命意識型態;四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世俗物質主義。
官方對自己有四種定位,一是經濟上是發展中國家;二是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三是堅持自己是區域大國;四是還是一個分裂國家。
但國際和國內的認知不一樣,大陸內部把自己放在發展中位置,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知識界、學術界普遍找自己毛病;反觀國際,許多國家都認為大陸已很行,例如○六年中非論壇上,許多非洲國家都認為大陸是已開發國家了,必須承擔更多責任。
金燦榮認為,中國要趕快建立大國國際觀,因為這天很快就會到來,今年大陸國內生產總值(GDP)已達八兆三千億美元,依未來每年八到九個百分點經濟成長以及匯率變動,到二○一七年,GDP就會再成長一倍,成為超級大國是很快的,大陸要及早做好準備。
他說,大陸除要維持經濟成長,更要加快民生領域的公平發展,過去一百年大陸的文化走了彎路,對自己否定過了頭,未來要恢復傳統文化,找到自己定位。
兩岸人文對話,台灣與會學者由錢復帶隊,有鄭貞銘、包宗和、傳佩榮、陳哲明等學者專家;大陸方面為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許嘉璐率隊,學者有劉夢溪、葛兆光、金燦榮、何亮亮等。,